自西班牙廣場,經Piazza Mignanelli廣場,至Via del Tritone路口,右轉對街有53或63路公車站牌,可至波各賽美術館。在via Pinciana下車,跨過馬路即進入美術館的側門
▲波各賽美術館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 側門
▲波各賽美術館正面
美術館位於波各賽別墅內,原為大主教希皮奧內.波各賽Scipione Borghese的夏宮,也是波各賽家族的住所,於1613年施工,1620年完工。1903年後,成為義大利的國立美術館。波各賽家族收藏的歷程可參考維基百科。
美術館採預約制,每兩小時只允許360人進入參觀
線上預約 http://www.tosc.it/
我預約的時間13:00-15:00,門票€13,外加預約費€2,共付€15。拿事先列印下來的預約單到地下樓的售票處換入場券(進入地下一樓的右側),然後到左側免費寄包。先寄存背包,接著到入口處排隊,等到12:58左右,快到入場時間,突然被館方人員指正我的側肩小包也要寄存,當時有如晴天霹靂,怎麼不早點告知,都要進場了才說。急忙之下,手上的平板咚一聲,掉落地,未及了解平板傷的如何,一心一意趕緊衝回寄包處,未料那時寄包處竟出現長長的隊伍,真快令我抓狂。其實,隊伍裡夾雜非13:00入場的人,卻讓13:00要進場的我內心焦急的很。所以在此將整個事情始末,整理出這樣的經驗: “身上所有的包,大或小,全都得寄存。寄包不看門票,也就是早到多久都可以先寄包”。經此一折騰,二度寄包後,回到進場的入口,時間已過13:00。每場只限定2小時參觀時間,時間一到就得離開,2小時本就短短的,加上因寄包耽誤入場時間,真是火上加油
20個展間,共二層,都是精品的收藏。可拍照,但團隊解說總佔據畫作前N久,影響自己看畫拍照進度,後來才想到可考慮從二樓開始看,如此可與旅遊團錯開。
遭掠擄的波茜比娜(The Rape of Proserpine) 1621~1622 貝尼尼
取自羅馬神話,說的是天神朱庇特的弟弟冥王普魯托Pluto看上了美貌的普羅塞爾皮娜Proserpina,說親不成只能硬搶的故事
▲從右看,Proserpina臉上有她在向上天祈求時流下的眼淚,風吹起了她的頭髮,腳下那條守護地獄之門的三頭犬(Cerberus)正在咆哮。因為用力和興奮,Pluto右手的四個手指深深地陷進了被掠走的Proserpina大腿裡,有很強的質感和力感;而Proserpina微微張開的嘴唇仿佛是正在尖叫或尋求幫助
▲從後看,Pluto全身上下結實的肌肉和舉起“獵物”時肌肉的變化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
▲從左看,Pluto有力地抓住並托起Proserpina,而Proserpina正試圖掙脫Pluto的控制
貝尼尼不僅從他們的眼神和神態上表現出了兩人的極大差別,而且從肢體動作上似乎也能“聽到”他和她分別發出的呐喊聲和哀求聲。大理石的石雕,貝尼尼表現出真實的質感和力度,才華洋溢的他,當時只有23歲
沉睡中的 两性人(Sleeping Hermaphrodite) First half of 2nd century AD
▲由吉安·洛倫佐·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David Larique修復,原為波各賽家族收藏品,後以低價賣給羅浮宮,現真品在羅浮宮
▲穹頂濕壁畫也是藝術品
埃涅阿斯和安紀塞斯 (Bernini’s Aeneas and Anchises) 1613貝尼尼
▲1613 Pietro Bernini彼得羅貝尼尼指導他15歲的兒子吉安·洛倫佐·貝尼尼的作品。這件作品與貝尼尼後來的作品相較顯得較縮手縮腳,不夠開放,但已嶄露出他的天分。
特洛伊戰爭 (Trojan War) 中,決定命運的夜晚,暗藏著的士兵們從木馬裏出來攻佔了特洛伊 (Troy),使這個城市戰火四起。埃涅阿斯 (Aeneas) 同他的父親、妻子和兒子逃離了毀滅之難。父親安紀塞斯 (Anchises) 由於年邁而步履蹣跚,埃涅阿斯 (Aeneas) 將他背在肩上,領著兒子,後面跟著妻子,急欲快速離開這火光熊熊的城市。但是,他和妻子在混亂中失散了當時貝尼尼因聖彼得大教堂(St. Peter’s Basilica)西邊兩個塔樓的結構問題而飽受爭議,也遭對手嚴厲的抨擊,再加上他的資助人教皇烏爾班八世(Pope Urban VIII)去世,使得他的整個事業處於低谷;他為自己創作這尊雕像,同時也是為了反駁那些誹謗者。在他的遺囑裡明確指出將這尊雕像傳給他的長子作為永恆的警示,並要求永久地保存在他出生的家裡,所以直到1924年這尊雕像才被移到此美術館
▲是貝尼尼在創作《阿波羅和達芙妮》的中途進行的,不同于米開朗基羅那充滿力感和英雄氣質的大衛形象,貝尼尼的大衛雕像為真人大小,軀體的扭動和神情的緊張都反映出人物的心情,也暗示作者自己面對堅硬的大理石進行工作時的緊張心裡
取自希臘神話故事。一天,阿波羅愛上河神帕紐斯(Peneus)的女兒達芙妮,而達芙妮卻對阿波羅毫無感覺。無論阿波羅怎麼努力都絲毫不能打動達芙妮。終於有一天阿波羅忍不住想去向達芙妮表白,達芙妮見狀趕忙跑開,阿波羅在後面狂追,就在快要追上的瞬間,達芙妮向他父親祈求改變她的外貌,河神立刻用神力把她變成了一顆月桂樹。達芙妮的身子還是人的形狀,而她的腿已變成樹根,並深深紮進土裡。阿波羅望著達芙妮變成的月桂樹,無可奈何。他只能採摘幾片樹葉,編成花冠戴在頭上,自慰自憐。這也是“桂冠”的由來。
整個雕像的動感和細緻,以及從不同角度感受到的劇情衝擊性都讓人驚歎
▲雕塑應該有四十個立面。貝尼尼做到能在雕塑每個角度,每個細節,傳達美,神韻和情感。或近或遠,都能觀看那無懈可擊的完美;每個角度,都是完美的構圖,韻律的比例和精美的細節,哪怕在細節最少的角度,畫面充塞著達芙妮的身體,也突然鬼斧神工的出現了阿波羅的手,搭在了達芙妮的腰間,微妙的平衡了整個畫面的豎向的構圖。更別說最主要的立面,是絕妙的構圖。阿波羅和達芙妮都微微前傾,一隻腿都微微抬起,達芙妮的手抬起,阿波羅的手微微後張,阿波羅把手輕摟在達芙妮的腰上,達芙妮為了掙脫,頭自然後仰,仿佛兩個人在翩翩起舞,畫面美麗無比。兩個人之間的空隙,讓人感到風從中穿過,這種空氣感和透明性,形成了充滿張力和感染力的力場<摘錄自網路>
▲《Frammento di mosaic con personificazione marina》馬賽克人物畫
《生病的酒神巴克斯》(Sick Bacchus) 卡拉瓦喬(Caravaggio)
▲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,相較晚期作品,此幅早期作品的筆觸相對細膩多了
▲卡拉瓦喬1610年完成此作品,同年病死。畫中,歌利亞的人頭,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
《聖母、聖子和聖安妮》(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. Anne 或 Madonna of the Palafrenieri)
卡拉瓦喬 1605
▲是卡拉瓦喬極具爭議的作品。畫中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,正在教他如何用腳踩碾象徵原罪的毒蛇(Serpent因為它唆使夏娃偷吃禁果),站在旁邊滿臉皺紋、身材乾瘦的是聖母瑪利亞的母親,可以看出他們三人對危險(蛇)的態度。母女兩人頭頂上都有一道細細的光環,耶穌則被表現出是個未受割禮、全身赤裸的小孩,毒蛇因被瑪利亞用力踩壓而全身騰空扭曲。畫中幾乎全黑的背景更加突出了人物,左上方的一小片光亮照在耶穌身上使得他成為整個畫真正的主角。對畫最大的爭議是在瑪利亞的穿著,一身紅色緊身衣,且領口開得極低,貶低了瑪利亞的神聖而高貴的形象,有人指出卡拉瓦喬是找羅馬高級妓女當模特兒作畫。該畫當時在聖彼得大教堂只展出了一個月就被撤了下來,但馬上就被波各賽家族給收藏了,可見收藏家的眼光之獨特。卡拉瓦喬是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極具影響力的畫家,他曾經名聲顯赫,也曾聲名狼藉,一生中充滿冒險和刺激。特別是1606年的爭鬥中殺死一名年輕人被通緝後,逃亡到那不勒斯、馬爾他等地,雖然在那不勒斯取得成功,但仍無法擺脫被通緝的陰影;4年後得到紅衣主教大赦,同年病死。他死後很快就被人遺忘,直到20世紀才被重新發現
▲由館內向外拍的庭園
▲館內的展廳
▲這尊真人大小一致的半裸雕像是卡諾瓦在1805-1808年間以拿破崙(Napoleon Bonaparte 1769-1821年)最喜歡的妹妹波利娜為原型塑造的
女主人右手支撐著頭,左手拿著象徵愛神阿佛洛狄特(Aphrodite 希臘神話,羅馬神話即維納斯 Venus)在與天后赫拉(Hera)、智慧女神雅典娜(Athena)的選美比賽中獲勝的金蘋果,所以這個雕像的另一個名字也叫《作為勝利者維納斯的波利娜.波拿巴》(Pauline Bonaparte as Venus Victrix)。當時裸體或半裸體的人物肖像還不普遍,所以有些專家懷疑雕像只有頭部是以本人為藍本塑造的,其他部分為替身,畢竟波利娜不是一般人物。
波利娜生性風流,婚前因與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將軍鬧出緋聞,被拿破崙逼著兩人成婚。她丈夫30歲時因感染黃熱病死去。不久她再嫁Borghese波各賽家族的成員,因風流習性不改,經常與級別低的士兵和軍官有染,丈夫與她分居達十年之久。1825年在教皇的勸說下,丈夫重新“接納”她,但三個月後她患癌症去世。
在她的婚姻中,當哥哥的拿破崙也得到了不少好處,譬如他迫使Borghese波各賽家族以極低的價格,將家族的收藏品賣給盧浮宮或法國政府
▲《Bozzetto per il monument equestre del Re Luigi XIV》(國王路易14的騎馬塑像),貝尼尼 1669-1670
▲《希皮歐內·波各賽樞機半身像》(Scipione Borghese) 貝尼尼 1618-1620
共有兩尊半身像
▲貝尼尼三幅自畫像
▲山羊阿爾曼與年幼的邱比特和牧神 貝尼尼1615
▲雅格布·巴薩諾的《最後的晚餐》(Ultima cena),約繪於1546-1548年
▲《Amore Psiche》(丘比特和普賽克),Jacopo Zucchi
▲是佛蘭德斯(Flanders)最偉大的畫家魯本斯1602年的作品。他的畫強調動感、色彩和肉欲,以祭壇畫、風景畫、肖像畫和歷史題材而聞名,是個多產的畫家。從這幅畫中就能看出他的畫風,死去的耶穌比別的畫家畫的要肥胖、肉感
《基督下葬》(The Deposition) 拉斐爾(Raphael Sanzio 1483-1520年)
▲另一幅同類題材的作品,由拉斐爾在1507年文藝復興鼎盛時期創作的作品。畫中表現的是基督從十字架上放下來後準備被埋葬的情景,基督手腳上的釘眼還依稀可見,右邊的聖母暈倒在侍女的懷中。拉斐爾的很多繪畫都是以人物肖像和聖母為題材,大都被世界著名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所收藏
▲Norandino and Lucina sorpresi dall’orco,Giovanni Lanfranco (1582-1647)
義大利史詩作品Orlando Furioso中,新婚燕爾的Norandino及Lucina被一隻食人魔Ogres發現,《史瑞克》系列主角史瑞克和公主就是食人魔來的《神聖和世俗的愛》(Sacred and Profane Love),又名《維納斯和新娘》(Venus and the Bride)提香 (Titian)
▲如拼花布的大理石桌面
▲名為”sleep”的銅雕,Alessandro Algardi (1595-1654)
▲美術館內的門扇也是畫作
▲《Venere e Amore》(維納斯和丘比特) Lucas Cranach il Vecchio老盧卡斯·克拉納赫,矯飾主義畫家
▲畫中坐在床上的是黛安娜(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、狩獵女神和貞潔女神,希臘神話,稱阿爾忒彌斯 Artemis)和丘比特(Cupid 愛神,希臘神話,稱厄洛斯 Eros)
▲《保祿五世畫像》 (Portrait of Paulus V)
錫耶納的波各賽家族首領馬爾坎托尼奧(Marcantonio)於1541年舉家遷至羅馬,家族很快地進入了羅馬的上層社會,而家族的權勢在馬爾坎托尼奧的兒子卡米洛(Camillo)於1605年當選為教宗保祿五世後達到巔峰
▲畫中坐在床上的是黛安娜(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、狩獵女神和貞潔女神,希臘神話,稱阿爾忒彌斯 Artemis)和丘比特(Cupid 愛神,希臘神話,稱厄洛斯 Eros)
3點離開美術館後,在正門前的廣場上休息好一陣子,才走上此林蔭大道
▲波各賽別墅隱身在超大的公園綠地內,美術館正對的這條林蔭大道直通外面的大馬路
▲大馬路的分隔島上有160路公車站牌,到Corso-Minghetti站,即萬神殿附近。就是說,接下去將到萬神殿附近打轉,那裏的景點很多
。。。待續 萬神殿及附近景點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